《產品設計Ⅲ》課程教學大綱
一、課程基本信息
(一)課程代碼及課程名稱
1.課程代碼:16180113
2.課程名稱(中/英文):產品設計Ⅲ/ Product DesignⅢ
(二)課程類別及課程性質
專業(yè)教育必修課
(三)學時及學分:
總學時數:48,;總學分數:3,。
其中,講授學時:16 ,,實踐(實驗)學時:32,。
(四)適用專業(yè)及開設學期
適用專業(yè):工業(yè)設計(本科)
開設學期:第6學期
(五)先修課程與后續(xù)課程
先修課程:產品設計(Ⅰ)、產品設計(Ⅱ)
后續(xù)課程:畢業(yè)設計,、畢業(yè)實習等
二,、課程簡介
產品設計Ⅲ課程為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教育必修課程,。本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進行產品設計的職業(yè)核心技能,是對先行課程所學知識的整合應用和能力提升,。并為后續(xù)的畢業(yè)實習,、畢業(yè)設計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的與基本要求
(一)教學目的
1.基于現有的材料,、工藝與加工制造條件,開發(fā)設計出具有較強競爭優(yōu)勢的產品,,包含家居日用品,、辦公用品、旅游禮品,、交通用品,、戶外等工業(yè)設計。
2.通過小組的團隊合作來進行項目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二)教學要求:
本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進行產品設計的職業(yè)核心技能,是對先行課程所學知識的整合應用和能力提升,。并為后續(xù)的畢業(yè)實習,、畢業(yè)設計奠定基礎。
四,、教學內容
第一章 材料,、工藝與加工制造---“竹”用品設計(共16學時)
(一)本章教學目的和要求
1.基于現有的材料、工藝與加工制造條件,,發(fā)揮竹材料的優(yōu)勢,,開發(fā)設計出具有較強競爭優(yōu)勢的產品,包含家居日用品,、辦公用品,、旅游禮品、交通用品,、戶外等工業(yè)設計,。其中包含但不限于:竹家具、竹工藝品,、竹飾品,、竹禮品、竹櫥柜設計 ,。
2.通過小組的團隊合作來進行項目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二)本章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師生互動討論,產品設計作業(yè)實施過程檢查,。
教學難點:通過理論講授,,學生作業(yè)演示,提高溝通能力,,加強產品的實踐練習與提高,。
(三)教學內容
課題引入:
“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個充滿東方情調的生活哲學,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士大夫階層的精神追求,。
竹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符號,。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詩人常以詩明志,,以竹自比,,因其中空外直,質韌而堅,,因其生機盎然,,風霜高潔,歷來被世人所稱道,。
竹,,對于中國人來說,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植物,,竹之寧折不彎的形象深入人心,。如今,它依然帶著某種精神符號被現代人認可,。在新一輪的全球環(huán)保潮流推動下,,人們重新認識到竹子在環(huán)境保護、可再生能力,、可塑性等方面的諸多可貴品質,。竹材質被重新開發(fā),,現代竹制品已超越對竹的傳統(tǒng)定位,,在功能上進行改良和拓展,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品味與需求,。
本課題著重針對竹材料的工藝,、材料特性進行分析與研究,體現設計對于“人”(使用者、使用目的,、使用動作,、相關環(huán)境、價值感受,、個性體現……)的體貼,。創(chuàng)造舒適、趣味盎然的使用體驗,,體現個人對于生活的理解與品位,;
要求注重產品功能及造型的創(chuàng)新,具有可批量生產性,,并具有一定的主題和寓意,。
教學方法:欣賞、講解,、觀察,、比較、示范和練習相結合,。
課堂小結:小結本課次章節(jié)重點,、難點,強化記憶,。
習題布置:熟悉相關理論,,每組選取一種產品,對其進行相關的市場,、技術,、使用狀況等的調研。以“竹文化,、竹材料,、竹圖形、竹影像”等竹主題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作品應結合現代人們低碳,、藝術、時尚的綠色生活方式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
主要內容有:
(1) 詳細說明本課題的內容
(2) 理出本課題的重點
(3) 理出產品的類別及其分析
(4) 針對“竹”的分析,,包括材料及其工藝的說明
(5) 理出本課題的設計要點
課題要求:
a) 每2-4人一組,由組長協調,,共同完成所選課題的調研,、分析、討論,。
b) 自己安排參觀考察,,現場選擇,、嘗試備選產品類別。
c) 每組完成設計方案1套,。
課上完成:1,、分組 2、課題選定 3,、課題預研,、討論 4 、工作計劃制定(項目,、時間,、地點、方式,、結果規(guī)格),、人員分配。
課題指導:
第二周每人攜帶并要完成的:
1,、所選類別產品或樣品
2,、調研分析報告
3、產品設計定位
4,、產品設計草案(每組每人至少5個方案)
第三周每組所要完成的:
5,、產品設計最終方案(手繪效果圖、手工模型或者電腦效果圖均可)及其六視圖,、使用方式及場景模擬圖
以上統(tǒng)一制作答辯用.ppt演示文稿
第四周每組所要完成的:
在課堂上進行課題答辯,。
課題總結
作業(yè)要求:
a) 答辯ppt中,要加入相應產品目的的使用動作分析和重構,。
b) 設計說明中,,加入產品設計方案材料、工藝說明,。
作業(yè)規(guī)范:
? 每課題,,每組同學提交產品圖(包括最終方案效果圖、局部圖,、六視圖,、尺寸圖等,分別命名為1.2.3……)以及答辯用ppt,。
? 其中,,最終方案效果圖可以是手繪,也可以是照片
? 其中ppt包括如下內容:
– 工作計劃及執(zhí)行情況,。(項目,、時間、地點,、組員分工)
– 課題分析
– 調研分析
– 設計定位
– 設計草案及分析
– 設計方案
– 三視尺寸圖
– 效果圖
– 設計說明
第二章 需求與滿足—童車系列產品設計(共16學時)
(一)本章教學目的和要求
1. 每組確定一類童車的選題范圍,,對其進行深入的觀察、分析和思考,,發(fā)現和提出所存在的問題,,研究由此索引出的需求的本質。并進行相關的市場,、技術,、使用狀況等的調研。然后依據調研分析結果,,每組提出一個設計概念,,完成一款童車產品設計。
2.通過小組的團隊合作來進行項目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二)本章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師生互動討論,產品設計作業(yè)實施過程檢查,。
教學難點:通過理論講授,,學生作業(yè)演示,提高溝通能力,,加強產品的實踐練習與提高,。
(三)教學內容
課題引入:
對童車產品市場進行調查,觀察用戶選擇童車產品時方向和購買心理,,采用詢問的方式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歸納出市場上童車產品的種類及其構件,,幫助全面了解童車產品。(童車產品的市場調查分為對國外童車產品市場的調查和對國內童車產品市場的調查,。對國外童車產品的市場調查主要是通過網絡,、書籍等資料的查閱而獲得,而對國內童車產品市場的調查主要是通過考查各大童車市場,、商場里的兒童產品專柜等現場調查;對一些品牌兒童產品企業(yè)的產品行業(yè)分析,、報刊雜志的廣告、網絡,、書籍文獻,、學術報告等資料調查的整理;利用詢問方式調查消費者的想法等途徑。通過對童車產品的市場調查,,了解童車的類別和特點以及使用人群等方面的內容,,分析童車企業(yè)的所處的宏觀環(huán)境以及童車產品市場的現狀。 )
調查研究(以嬰兒車為例)——產品使用主體
針對6個月到三歲之間的嬰幼兒對于嬰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對產品的使用其實是沒有任何概念的,,無論是他們的生活用具還是玩具或是家具,他們只是身臨其中,。所以,,從嬰幼兒的角度做的設計,,應從對嬰幼兒的關懷入手,以愉悅性為基礎,,例如安全性,、舒適性、視覺色彩性等,。造型和色彩是極其重要的因素,,能最大程度的激起嬰幼兒的情緒,這也是由嬰幼兒的心理特點決定的,。
調查研究(以嬰兒車為例)——產品使用主體安全性考慮
嬰幼兒正處于口欲期,,如當處于嬰兒車內時,嬰幼兒能夠摸或抓握車內零件或結構,,條件性的往嘴里放,,吞食會致命的東西或被嬰兒車的收合結構所傷。所以,,嬰兒車的設計要把安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這也是研究嬰幼兒這些特點的意義所在。
調查研究(以嬰兒車為例)——產品使用主體安全性,、舒適性考慮
嬰兒平躺時,,脊椎基本成平直狀,體壓分布在臀部,、背部和頭部,,幼兒脊椎發(fā)育較嬰兒時成熟,可以坐起,,脊椎成自然彎曲,,體壓分布遍及整個軀干和頭部。因此嬰兒車的座墊要具有腰部防護功能,,使腰部具有依托感,,能減少或隔離路面不平帶來的震動傷害腰椎,就象母親的溫暖的懷抱一樣,。
除了脊椎,,頭部也是嬰幼兒需要保護的部位,嬰兒車內最好有頭枕設計,,無論是正常推行還是突發(fā)事故,,都能強有力的保護嬰幼兒的頭部。嬰幼兒的頭部大約相當于自身體重的18%,,在緊急情況下會造成頸部脊椎的折斷,,當母親抱嬰兒時,首先就是用手托住嬰兒的頭部,,而頭枕如同母親的臂彎牢牢把嬰幼兒的頭部固定住,。
調查研究(以嬰兒車為例)——產品使用主體視覺色彩性考慮
嬰兒車作為實用性產品,,色彩的設計首先要能滿足產品功能的需要。色彩的設計,,要能把產品的功能表達出來,,把產品傳達的信息傳播出去。
嬰兒車的色彩設計要符合美學法則,,調和與對比,,統(tǒng)一與變化,,顏色不易過多,,應選擇較少的顏色來表達產品的物的屬性。
嬰兒車的色彩不能混亂,,要盡量簡單,,嬰兒車的色彩要考慮嬰幼兒的生理條件,嬰幼兒的視神經還不發(fā)達,,對色彩的敏感度比較差,,在顏色上要選擇明亮、高純度的色彩,,能調動嬰幼兒的情緒,。
調查研究(以嬰兒車為例)——產品潛在使用者
從成人來講,他們既是產品的潛在使用者,,又是產品選擇的主要群體,,雖然嬰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沒有決策權的,但新一代的父母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不再忽略這個階段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特點,,也不再把孩子當成寵物或玩具,,更多的時候是考慮產品對孩子是否有益,因此他們首先考慮的會是選擇一個“適當”(既能滿足嬰幼兒基本的需要,,又要功能的多樣化,,這個產品是否適合孩子,是否安全,、舒適又美觀,,還能給孩子帶來趣味。另外,,他們的選擇還會帶有個人的特點,,比如個人喜好,生活環(huán)境,,教育程度,,經濟條件等; 同時,還有對于產品的附加功能的重視,,如產品的收納,,清潔等問題,,也會左右成人對嬰幼兒產品的選擇)的產品 。
調查研究(以嬰兒車為例)——產品潛在使用者人機分析
人機———成人手掌
手掌是呈波浪形的,,在設計嬰兒車車把時要根據手掌的曲線形態(tài)來設計,,從符合人機尺寸的角度上滿足手掌曲線走向的設計;不僅如此,還可以考慮將成人推行嬰兒車時,,手與車把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力量對手掌穴位進行按摩,,既不影響推行,又能滿足現代人健身的愿望,,可以成為對嬰兒車設計的新的思路,。
人機———推車姿勢
當推車時,手的推力大小有來自于自身力量的大小,,而另一方面就是來自成人推車時采取的姿勢,。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了成人在使用嬰兒車時的舒適性,在推動過程中,,手使用的推力大小對肘部及手腕的壓力非常大,,并且當成人過度維持一種推行姿勢或由于身高與車身不符的原因,會對成人的肌肉骨骼產生影響,。
教學方法:欣賞,、講解、觀察,、比較和練習相結合,。
課堂小結:小結本課次章節(jié)重點、難點,,強化記憶,。
習題布置:
1.針對主題提出童車的產品需求點(不少于10個)
2.根據需求點畫出草圖(不少于5幅)
3.根據其中一幅草圖進行分析,細化,。
主要內容有:
(1) 詳細說明本課題的內容
(2) 理出本課題的重點
(3) 理出產品的類別及其分析
(4) 選定一類產品進行展開創(chuàng)作
課題要求:
a) 每2-4人一組,,由組長協調,共同完成所選課題的調研,、分析,、討論。
b) 自己安排參觀考察(有些可以取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場選擇、嘗試備選產品類別,。
c) 每組完成設計方案1套,。
d) 課上完成:1、分組 2、課題選定 3,、課題預研,、討論 4 、工作計劃制定(項目,、時間,、地點、方式,、結果規(guī)格),、人員分配。
課題指導:
第6周每人攜帶并要完成的:
1,、所選類別產品或樣品
2,、調研分析報告
3、產品設計定位
4,、產品設計草案(每組每人至少5個方案)
第7周每組所要完成的:
5,、產品設計最終方案(手繪效果圖,、手工模型或者電腦效果圖均可)及其六視圖,、使用方式及場景模擬圖
以上統(tǒng)一制作答辯用.ppt演示文稿在課堂上進行課題答辯。
課題總結
作業(yè)要求:
a) 設計報告中,,要加入相應產品目的的使用動作分析和重構,。
b) 設計說明中,加入產品設計方案材料,、工藝說明,。
c) 設計方案里,加入產品使用場景圖
作業(yè)規(guī)范
? 每課題,,每組同學提交產品圖(包括最終方案效果圖,、局部圖、六視圖,、尺寸圖等,,分別命名為1.2.3……)以及答辯用ppt。
? 其中,,最終方案效果圖可以是手繪,,也可以是照片
? 其中ppt包括如下內容:
– 工作計劃及執(zhí)行情況。(項目,、時間,、地點、組員分工)
– 課題分析
– 調研分析
– 設計定位
– 設計草案及分析
– 設計方案
– 三視尺寸圖
– 效果圖
第三章 競賽項目實訓(共16學時)
(一)本章教學目的和要求
1. 具有產品的創(chuàng)新特點
2.通過小組的團隊合作來進行項目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二)本章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師生互動討論,產品設計作業(yè)實施過程檢查。
教學難點:通過理論講授,,學生作業(yè)演示,,提高溝通能力,加強產品的實踐練習與提高,。
(三)教學內容
課題引入:
1. 詳細深入了解項目內容和品牌形象
2. 生活概念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對生活方式的調查
3. 產品設計概念的選定
4. 從不同的角度創(chuàng)意多個甚至幾十個方案,從中選優(yōu)
5. 選定最滿意的一個制作產品三維效果圖
6. 要注意版面設計及創(chuàng)意重點的表達
教學方法:欣賞,、講解,、觀察、比較和練習相結合,。
課堂小結:小結本課次章節(jié)重點,、難點,強化記憶,。
習題布置:
大學生生活用品設計大賽項目
主要內容有:
(1) 詳細說明本課題的內容
(2) 理出本課題的重點
(3) 理出產品的類別及其分析
(4) 選定一類產品進行展開創(chuàng)作
課題要求:
a) 每2-4人一組,,由組長協調,共同完成所選課題的調研,、分析,、討論。
b) 自己安排參觀考察(有些可以取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場選擇、嘗試備選產品類別,。
c) 每組完成設計方案1套,。
d) 課上完成:1、分組 2,、課題選定 3,、課題預研、討論 4 ,、工作計劃制定(項目,、時間、地點,、方式,、結果規(guī)格)、人員分配,。
課題指導:
---從網上或者其他媒體收集項目資料
---詳細了解項目內容及品牌形象
---設計討論
----繪制10幅以上草圖
---選定設計方案
---制作三維效果圖
---設計版面
---打印
---遞交競賽作品
作業(yè)要求:
d) 設計報告中,,要加入相應產品目的的使用動作分析和重構。
e) 設計說明中,,加入產品設計方案材料,、工藝說明,。
f) 設計方案里,加入產品使用場景圖
作業(yè)規(guī)范:
按比賽要求制作設計版面
具體考核與成績評定辦法
產品設計Ⅲ是產品設計系列課程里面的第3步,,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在短時間進行產品的專題設計,。本課程對學生的考核一共分為3個部分:家庭用品設計訓練;生活用品設計訓練,;湛江公共候車亭改良設計訓練,;設計大賽設計。其中前面三部分都為專題設計,,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分別占考核總成績的20%;設計大賽設計在第十周完成,,占總成績的20%,;平時成績加上產品設計評述表達總總成績的20%,合計為總成績,。
一,、 專題設計訓練(60%)
專題設計訓練共包括三個訓練,每個部分都分別占總成績的20%,。
第一部分為家庭用品設計訓練,,時間為一周。著重通過對材料,、工藝特性的研究與嘗試,,體現設計對于“人”(使用者,、使用目的,、使用動作、相關環(huán)境,、價值感受,、維護擴展、個性體現……)的體貼,。創(chuàng)造舒適,、趣味盎然的使用體驗,體現個人對于生活的理解與品位,。
具體要求如下:1,、調研分析報告一份2、產品設計定位3,、產品設計草案,。統(tǒng)一制作答辯用.ppt演示文稿,在課堂上進行草案答辯,。
第二部分為生活用品設計訓練,,該部分主要訓練學生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讓學生從已經成功的市場產品中,,了解更多關于產品的形態(tài)設計。通過對經典產品的研究,,能更好更快的設計出接近人們喜歡的產品,。具體要求如下:1、調研分析報告一份2,、產品設計定位3,、產品設計草案。統(tǒng)一制作答辯用.ppt演示文稿,,在課堂上進行草案答辯,。
第三部分為指定產品——老年人護理床進行設計訓練。要求學生對針對現有的護理床市場進行深入的觀察,、分析和思考,,發(fā)現和提出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關的技術,、材料,、使用狀況等的調研。然后依據調研分析結果,,每人提出一個設計概念,,完成老年人家用護理床設計。
具體要求如下:1,、調研分析報告一份2,、產品設計定位3、產品設計草案,。統(tǒng)一制作答辯用.ppt演示文稿,,在課堂上進行草案答辯。
全部設計方案共占最后成績的60%,,作業(yè)全部都電子版提交,,主要考察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及產品整體的設計觀念,。
二、 設計大賽參與(20%)
在最后一周,,為加強學生對產品設計的感覺,,以廣東省工業(yè)設計大賽的要求為主,進行設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對兩個作品進行選擇,,挑選其中一個進行設計,。
參賽形式:獨立或與企業(yè)聯合組隊→報名、(選題,、明確團隊成員分工,、資格審查)→概念設計→作品提交(初審)→深入設計(工作坊或獨立設計)→成果提交(設計報告、圖紙,、功能樣機或模型)→答辯(終審)→設計師職業(yè)資格評定,。
平時成績(20%):學生的出勤率以及上課的表現,作為平時成績,。學生除需提交作品外,,還有實驗課程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達,表達的成績也相應加入到平時成績中,。
最后總成績=快速設計表達(40%)+設計大賽(20%)+平時成績(40%)